鵝卵石濾料的更換需結合水質(zhì)指標、濾層結構、使用年限及檢測數(shù)據(jù)綜合判斷。
鵝卵石廠家建議建立定期檢測
鵝卵石檔案(如粒徑、壓差記錄),并參考行業(yè)標準(如GB/T 50060-92)進行決策。
判斷鵝卵石濾料是否需要更換需綜合其物理性能、水質(zhì)變化及運行參數(shù)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基于行業(yè)實踐和技術規(guī)范的具體判斷標準及方法:
一、直接判斷標準
出水水質(zhì)惡化
若過濾后水的濁度持續(xù)超過 1NTU(或設計標準值),或出現(xiàn)明顯懸浮物,表明濾料截污能力下降,需檢查濾層是否失效。
氯離子等污染物超標時(如檢測值超過行業(yè)標準),可能因濾料吸附飽和或化學穩(wěn)定性受損,需更換。
濾層結構破壞
級配混亂:濾料分層失效(如大粒徑鵝卵石上?。瑢е侣┥盎蚍礇_洗時濾料流失。
板結或結塊:雖鵝卵石本身不易板結,但若與上層細濾料(如石英砂)混合不當,可能因污物粘結形成硬塊,需整體更換。
壓差異常
反沖洗后進出水壓差仍高于設計值(如>0.05MPa),表明濾層堵塞嚴重,清洗無法恢復通透性。
二、間接判斷依據(jù)
使用年限與工況
常規(guī)水處理:建議每 2-3年 評估更換,高污染環(huán)境(如化工廢水)可能縮短至1年。
純水處理:因污染物積累快,通常2-3年需更換。
變壓器墊層等非過濾用途:若沒有污染,可長期使用(10年以上),但需定期檢查完整性。
反沖洗效果下降
反沖洗后濾料仍殘留大量泥球或雜質(zhì),且沖洗水量顯著增加(如超設計值20%),表明濾料老化。
三、檢測與維護建議
定期檢測項目
粒徑分析: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(如華謹檢測)測定濾料粒徑分布,若超出初始級配范圍(如>5%的顆粒小于下限或大于上限),需更換。
化學穩(wěn)定性測試:檢測鹽酸可溶率(應≤5%)及含泥量(應≤1%),超標則需更換。
維護優(yōu)化措施
科學反沖洗:控制反洗強度(如12-15L/(m?·s)),避免過度沖洗導致濾料磨損。
分層檢查:定期人工檢查濾層厚度,若承托層(16-32mm)厚度減少超過10%,需補充或更換。
四、特殊場景注意事項
壓力容器系統(tǒng):若原設計為石英砂濾料,不可直接替換為鵝卵石,需評估系統(tǒng)兼容性。
酸性環(huán)境:優(yōu)先選用黑色鵝卵石(耐酸性強),并縮短檢測周期至半年一次。